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个经典的幽默梗,内容大概是:海军自豪地宣称“我们拥有航母和055型大驱逐舰”;空军也豪言“我们的歼-20战机是无敌的”;而中国陆军则回应道:“我们有21式作战靴。”这种调侃似乎暗示着陆军的装备更新较慢,给人一种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足够亮眼的新武器的印象。
然而,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有点不公平的。事实上,解放军的陆军实在是太强大了,世界最强的陆军可不是空口无凭的。为了避免在邻国引发过度的紧张和焦虑,解放军的陆军这些年对外展示的绝大部分武器装备(除了轻武器外)都是一些经过多年使用、非常成熟的装备,比如96A、99A主战坦克和04A步兵战车。这也造成了一个错觉:解放军的地面装备似乎还远远没有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,尤其是在一些新型武器的展示上,给人一种“差距很大”的印象。
展开剩余80%一个最典型的误解就是,有些人认为韩国的K9自行榴弹炮和K2主战坦克比中国的同类武器更为先进,事实上,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准确。事实上,从解放军70周年阅兵之后的五年中,解放军地面装备的更新几乎可以说是“每年一个新面貌”,而且完全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。相反,解放军的这些新装备已经逐渐缩小了与这些所谓“世界先进水平”之间的差距。而如今,面对一些“小国”忘记历史、跟随美国挑衅的局面,或许正是时候让全世界看到解放军的真正实力了。因此,今年的9.3阅兵不仅仅是一次展示,更是一次全面展示解放军地面装备最新成就的机会。
近期,有关这次大阅兵的地面方阵的卫星图片在网上曝光,这让我们有机会提前一窥这次阅兵的阵容。从这些卫星图片中可以看出,这次地面方阵的震撼程度,甚至比空中方阵还要更加惊人。很多新型武器的亮相让人感到震惊,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了“离谱”的程度。
其中,最让人期待的便是被誉为“双离谱”的第四代主战坦克,这款坦克将首次亮相。这款坦克被称为“双离谱”,不仅因为它采用了极其先进的黑科技,综合战力强悍得让人震撼(这是“第一重离谱”),而且它已经是现役装备(这是“第二重离谱”)。几年前,这款四代坦克曾经作为原型车曝光过,其外形设计极具未来感。它拥有无人炮塔、双人乘员配置、全车雷达和红外隐身设计(连主炮也采用了雷达隐身设计),以及多重主动防御系统和遥控防空武器站等先进技术。
根据贴吧“战争雷霆吧”的大神“长生戏命”撰文分析,他对这款双离谱坦克的特点做了详细解读。在动力系统方面,双离谱坦克利用了国内在混合动力领域的优势,首次将一款1500马力的增程式混动系统搭载到军用重型装备上。这一系统由柴油机(负责发电)、电动机(负责驱动)和EMT机电复合传动装置组成,整个动力包体积非常紧凑,仅为4.72立方米(2米×2米×1.18米),比第三代坦克VT-4的1200马力动力包还要小得多。双离谱坦克的动力输出不仅超过了1500马力,其极为强劲的动力使得这款35~40吨级坦克的公路时速突破了84公里,越野最高时速超过了60公里,而电动机的特性让它的加速和机动性远超许多现有的主战坦克,包括豹2和M1A2系列。
在武器系统方面,“长生戏命”指出,双离谱坦克搭载了一门58倍径的105毫米超高膛压线膛炮,发射全新四期105弹(穿甲体长约750毫米,重约6.45千克),炮口初速高达1706米/秒,2000米处的穿深超过720毫米,威力达到了西方120毫米穿甲弹的水准。要知道,穿甲弹的弹芯尺寸通常远小于主炮口径,但通过提高药室容量、改进发射药、改良穿甲体材质和工艺等手段,105毫米坦克炮也能达到接近120毫米穿甲弹的威力。
在防护方面,“长生戏命”认为双离谱的设计理念汲取了俄罗斯T-14的经验,放弃了无人炮塔的传统防护设计,而是通过巧妙的外形设计为观瞄设备提供防御,同时最大化雷达隐身效果。车体采用了分级防护结构,其中的基础防护为较薄的全钢或复合装甲,以便控制重量;而主装甲则是楔形复合装甲,整体抗穿能力约为500毫米,足以防御俄制3BM-42“芒果”穿甲弹的攻击。外层还装有重型爆炸反应装甲,以增强防御能力,使得双离谱的防护水平能够达到三代坦克后期型的水准。
另外,双离谱还配备了三重主动防御系统,从多个方面提升了其战场生存能力。这些系统包括“主动干扰”、“主动拦截”和“主动反应”三种高效防护技术。主动干扰系统能有效干扰敌方激光标定器和光电传感器,主动拦截系统则能够拦截反坦克火箭弹和自杀式无人机等威胁,而主动反应系统则通过电磁感应技术在穿甲弹接近时提前爆炸,保护主装甲不受破坏。
根据官方介绍,在这些多重防护系统的加持下,双离谱的防护能力提高了1倍,生存能力提升了2.7倍。可以说,双离谱的各项性能已全面超越了上一代主战坦克,尤其是在战场生存能力和机动性方面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款四代坦克并不是用来替代99A主战坦克,而是计划替代96/96A系列,未来可能还会有一款重型版本的四代坦克,那将是地表最强的坦克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