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元二十八年,唐玄宗李隆基已经55岁,却在那个年头做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。他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,寿王李瑁的王妃,带进宫中。从此,后宫中三千佳丽都黯然失色,而年仅21岁的杨玉环一举成为了皇帝的宠妃,风头盖过了所有嫔妃。杨玉环不仅被封为贵妃,还成为了李隆基的唯一宠爱对象,甚至连杨家也因此一跃成为了权力中心,家族中的所有人纷纷步入了权势的高峰。
杨玉环,作为中国历史四大美女之一,堪称微胖美女的代表,也常常成为现代人身材管理失败的“借口”。后代许多人认为,杨贵妃是典型的“红颜祸水”。他们认为,如果没有杨玉环在宫中沉迷歌舞,皇帝就不会不思政务;如果杨玉环不那么喜爱吃荔枝,唐朝的国库也许就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亏空;如果她能管理好自己的身材,唐朝的“胖为美”风气可能也不会如此盛行…
然而,杨玉环只是一个女人。在那个封建男权社会里,她又能做什么选择呢?她的初恋——寿王李瑁,虽然深爱过她,但在失去她后不久便娶了另一位年轻貌美的王妃,并且过上了幸福的生活。杨玉环只能在深宫中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。皇帝让你跳舞,你便得跳;他让你吃荔枝,你便得吃;他希望你胖一些,你便得胖一些。杨玉环唯命是从,显然,她的选择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。她之所以如此顺从,一方面是身不由己,另一方面,她需要逢迎皇帝以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安全。更重要的是,杨玉环背后有着当时最为强大的外戚家族——杨家。杨家的人事鼎盛,杨玉环的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虢国夫人、韩国夫人和秦国夫人,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更是官拜宰相,权势滔天,几乎无人能敌。
展开剩余67%当一个人拥有过多的权势时,往往容易丧失理智。杨国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。由于杨玉环曾经与寿王李瑁的关系,杨国忠对太子李亨心存敌意,处处刁难、扳倒李亨,甚至希望能扶持寿王取而代之。而李隆基,尽管意识到局势的微妙,却并未作出强硬干预,任由杨国忠在朝中横行。在李隆基眼中,太子、外戚这些因素是国家运作的关键,他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持权力的平衡。
然而,李隆基并未意识到,平衡并非他所能轻松维持。天宝十五年,安史之乱爆发,安禄山率兵逼近长安,唐玄宗在危机中不得不仓皇逃离。经过马嵬坡时,禁军统领陈玄礼发动兵变,首先处死了杨国忠,接着又强迫李隆基亲自处决杨玉环。
看似是陈玄礼的暴行,但事情真就那么简单吗?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陈玄礼发动叛乱之前,实际上曾前去找过太子李亨,并得到了他的默许。这一切似乎都在李亨的指使下进行。毕竟,李亨早已被杨家压得喘不过气,心中的积怨已经无法消除。此时如果不反击,那何时才能报仇?
最终,唐朝最美丽的女人,杨玉环,在马嵬坡丧命。如果说杨玉环之死是陈玄礼亲手执行的,而陈玄礼又是李亨的工具,那从某种程度上看,李亨才是幕后真正的“凶手”。但一切是如何演变到如此地步的呢?
我们知道,唐太宗李世民的崛起源于玄武门之变,那时他通过血腥的政变除掉了自己的兄弟,并逼迫父亲李渊退位。李隆基的上位与李世民有些相似,也是经历了一系列宫廷争斗后最终登上了皇位。正是因为有着前车之鉴,李隆基对皇子们的野心变得格外警觉。事实上,在李亨之前,李隆基已经亲手处决了三个亲生儿子,包括曾经的太子李瑛。而在李亨被册立为太子后,李隆基心中始终有着一丝恐惧,担心有一天李亨也会像太宗皇帝那样,发动政变、提前继位。因此,他小心翼翼,严防死守,并借此加强杨家外戚的权力,以保证自己的安全。
正是李隆基内心的恐惧与不安,成了杨玉环悲剧的根源。他对太子、外戚的防范,使得杨家权力过大,局势越来越难以控制。无论李隆基是否有意为之,最终他成为了那个“害死”杨玉环的真正推手。从杨玉环入宫之初的得宠,到最终的悲剧结局,一切都似乎早已注定。
最终,杨玉环的死,既是宫廷斗争的结果,也是李隆基内心隐秘恐惧的产物。她的死不仅改变了大唐的历史走向,也彻底改变了杨家辉煌的命运。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炒股股市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